手机站 | 网站导航 | 反馈投诉
历史上的尹志平是好人-历史上尹志平人物评价
2024-09-24 13:43:53      点击:
历史上的尹志平是好人?历史上尹志平人物评价

  尹志平,一提起这个人名,熟读过金庸先生所著《神雕侠侣》的读者们,大都认为他不是一个好人,因为他玷污了小龙女的清白,并使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过程充满了坎坷。虽然,武侠小说添加了许多虚构的事迹。

  那么,在正史中,这个全真道士尹志平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?今天,小编来给尹志平作一个简单叙述。

  尹志平(1169-1251年),字太和,祖籍河北沧州。尹志平自幼聪慧,读书日记千余言。在14岁的时候遇到了马钰,就准备弃家入道,其父不允,尹志平遂伺机潜往。后来被家人追还,关闭在一个静室。结果,尹志平又遁去。这样来回逃跑了三次,其父没办法阻止,才答应尹志平入道。

  金明昌二年(1191年),尹志平参见丘处机于栖霞(今属山东),遂执弟子礼。久之,尽得丘处机之“玄妙”。此后,又问《易》于郝大通,受箓法于王处一。于是,尹志平道名四播,远近尊礼,参道者不绝。

  之后,尹志平又居住于潍州(今山东潍坊市) 之玉清观,主盟齐东者二十年。

  蒙古太祖十四年(1219年),成吉思汗派亲信汉臣刘仲禄征召丘处机,欲当面向丘处机求教长生久视之道。刘仲禄在路上得知尹志平是丘处机的高徒,便先到了潍州,邀请尹志平一同去莱州昊天观请丘处机出山。

  此前,丘处机曾先后拒绝了金国、南宋的邀请,而此时却接受了蒙古的聘请,尹志平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  同年十二月,七十一岁高龄的丘处机带着十八弟子出发奔赴西域,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万里西行,并于蒙古太祖十七年(1222年)四月,觐见成吉思汗于大雪山之阳(今阿富汗境内),尹志平为此次西行十八弟子之冠。

  蒙古太祖十九年(1224年),尹志平又跟随丘处机返回燕京,并居住于长春宫。

  当时,全真道声名远播,四方崇教尊礼者云集。对此,尹志平说:“我无功德,敢与享此供奉乎!”言罢,尹志平先是退居德兴(府治今河北涿鹿)之龙阳观,不久又隐居于烟霞观。

 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(1227年),丘处机临终时,遗命尹志平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。

  太宗四年(1232年),窝阔台南征返回燕京,尹志平迎见于顺天,窝阔台令皇后代祀香于长春宫。

  太宗六年(1234年),皇后遣使慰问,赐道经一藏。

  太宗七年(1235年)春,尹志平去沁州(今山西沁源)主黄箓醮事。九月,达平阳(今山西临汾),命宋德方率众编纂《大元玄都宝藏》,尹志平为之请旨并筹措经费。

  同年,为尊显其祖师,尹志平又去陕西兴复佑德、云台二观,太平、宗圣、太一、华清四宫,以翼祖庭。“时陕右甫定,遗民犹有保栅未下者,闻师至,相先归附,师为抚慰,皆按堵如故。”

  太宗八年(1236年)秋,尹志平奉旨试经云中,度千人为道士。对此,姬志真在其所撰《南昌观碑》中云:“长春真人(即丘处机)应召之后,大闸门庭,室中之席不虚,户外之屦常满。及嗣教清和真人(即尹志平)作大宗师,宠膺上命,簪裳接迹,宫观相望,虽遐方远裔,深山大泽,皆有其人。”

  太宗十年(1238年)春,尹志平年届七十,将教事付李志常,而归隐于大房山之清和宫。

  定宗三年(1249年)春,特旨赐“清和演道玄德真人”号,又赐金冠法服。

  宪宗元年(1251年)春,尹志平羽化于大房山清和宫。

  尹志平日常与弟子讲道时,多勉励弟子要忍让谦恭、苦己利人、行善远恶、积行累功。并告诫弟子于教门兴盛之际,尤须努力修行,不能安享其成而无所作为。

  尹志平认为圣人设教,是为诱人为善,修道者唯有积行累功,克己济人,方能得道。

  尹志平一生不慕荣利,甘居淡泊,连当时人所共慕之掌教职位,亦持谦让态度。当丘处机居长春宫,四方请谒不绝之时,以“我无功德”,不敢享此供奉为辞,而退隐于僻处。

  当丘处机逝世,遗命其继任掌教时,尹志平本欲绝迹远遁,只因众人敦请,始勉从之。

  尹志平当掌教十一年后,又以年老为辞,请李志常代主教一职,自己则隐居修炼。

  尹志平这种功成归隐的精神境界,在元代“道宫出入,趋从甚都,前诃后殿,行人辟易”的形势下,尤为显得难
历史上的雍正是正常继位的吗?雍正的一生

  人们都说四爷是个好皇帝,自打登基之日起,就没有得一日闲。以前是与众阿哥们斗,现在自己成为了大哥,发现不但要哄着这帮兄弟,还得防着这帮兄弟,因为他只要稍微走错一步,废太子就是前例,他的兄弟们就要把他推向绝路。

  所以,我们的四爷从来都是殚精竭虑,每天都不肯松懈,也习惯于他平时养成的好习惯,跟康熙混的人,你感觉能弱了吗?

  网络配图

  自古在一个圣明君主后,接班已经是不易,以前是个神话了,如何续写好大清这个篇章,千古之责任都在他雍正身上。

  雍正上位干了两件大事:

  一是追缴国库亏空,各地拖欠国库烂账无数,这好比今天国有企业的坏账,自古都一样,国有企业央企改革从来是风声大雨点小。

  当年,四爷就是干这个出身的,追缴欠款可是顶级难活,借钱容易要钱难。如今当上皇帝依然要面临这个最艰巨任务,结果还出了一个打自己耳光的事情。自己树立的典型结果是个骗子,这脸打的疼。说白了,这里面难点在于肉和骨头一起,涉及人员太多,人情社会,藕断丝连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了。

  只能是上有对策下有政策,强龙不压地头蛇,表面上对付过去就行,毕竟都是自己内部人。这源于这个官场体系,所有都是派系门人,你想动谁都有主子那。八爷党,四爷党,十三爷党,太子党,太多了。

  所以,雍正知道这事急不了,烂摊子烂久了只能慢慢治。他就马上去办了第二件事情。

  网络配图

  二是科举考试,不拘一格降人才,只有做到真正靠实力选拨人才,当官的都是有能力之人,才能消除国家贪污腐败。

  但结果又是被打脸,自己出题的科举考试题,居然被泄了,原来这都是不成文的规定了,因为这是一个超级赚钱的产业链啊,而且都是通天的人,自然能搞到考试题,之后再安插自己人。

  联想公务员考试,呵呵。但雍正这两步棋走得好,表明他的决心,一个懂行的人掌舵国家,走不歪。

  接下来就是时间问题,需要权力权衡,慢慢一步一步来。

  网络配图

  所以,雍正自打登基以后,就走上了一条根本停不下来的路,因为需要他办的事情太多了,他知道国家哪里有问题,他也知道这背后是谁,但是有些人他动不了,他想灭了八爷党,表面上看最支持他的就是八贤王,八贤王啊!

  身边大半八爷党的人,动了他,不得反了,所以要温水煮青蛙,慢慢来,于是就有了大家都是知道的雍正四字真言:戒

官方首页 | 联系我们 | 留言反馈 | 订阅RSS | 幸运抽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