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站 | 网站导航 | 反馈投诉
关羽被困麦城刘备为何不救-关羽被谁击败败走麦城
2024-06-20 21:37:01      点击:
关羽被困麦城刘备为何不救?关羽被谁击败败走麦城

  对于蜀汉政权来说,关羽大意失荆州是一个致命伤。它使得诸葛亮精心设计的《隆中对》战略规划未能实现,兴复汉室最终也成了泡影,蜀国也因此一蹶不振。关于蜀汉在荆州战役中为何不发救兵的问题,《三国志》中没有记载,大多数人认为是来不及救。然而到了近代,章太炎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看法,说是由于关羽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方针,所以诸葛亮决定要借吴人之手除掉关羽。一部分人也认为关羽兵败荆州,刘备是故意不去救的。

  专家的看法

  当代研究三国史的专家方诗铭十分赞同章太炎的观点,不过方先生也有自己的看法,他认为不是诸葛亮要借刀杀关羽,而是刘备要借刀杀关羽,刘备同关羽之间也有矛盾。这对千百年来流传的桃园三结义故事可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。

  图片来源于网络

  方先生认为,关羽向来骄横跋扈。黄忠在定军山一役中,刀劈曹操手下大将夏侯渊,为刘备夺取汉中立下汗马功劳。刘备称汉中王后,封关羽为前将军,黄忠为后将军,两人平起平坐。然而当刘备派人去册封关羽时,关羽破口大骂大丈夫岂能与老兵为伍,不是针对黄忠,而是针对刘备。最后还是使者说了一大通好话,关羽才勉强接受了刘备的册封。还有,刘备让小舅子糜芳与关羽一起镇守荆州,是对关羽不放心。

  关羽太跋扈,而刘备的儿子刘阿斗又太无能。刘备可能考虑到自己死后刘阿斗控制不住关羽,因此要在生前把这个问题解决掉。

  《三国演义》上说刘备听说关羽战死的消息后,大叫一声,昏厥于地,完全是罗贯中虚构出来的。史料中并没有关羽死后刘备哭之的记载,相反却记有:庞统死后,先主痛惜,言则流涕;法正死后,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。这难道不奇怪吗?

  图片来源于网络

  照理说关羽是为国捐躯,英勇牺牲,刘备应该对他追封,给他谥号,但是关羽的谥号壮缪侯,是后主刘禅追封的。而法正死后,刘备当即追封他为翼侯。《三国志》中说,刘备同关羽是寝则同床,恩若兄弟,但关羽死后,享受的待遇还不如法正。

  蜀国没有史官

  陈寿是蜀国人,按理说应该对蜀国的情况更熟悉,但他所写《三国志》中的蜀志非常简单。这是因为魏、吴两个国家都有史官,唯独蜀国不设史官,所以陈寿写蜀志就相当困难。蜀国没有官方档案,民间传闻也不可靠,而陈寿下笔非常谨慎,不可靠的绝对不写。他出生的时候,距离关羽被害已经十多年了。蜀国为什么不修史呢?难道是因为缺少优秀的史官吗?绝对不是。陈寿的老师谯周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史学家。

  图片来源于网络

  刘备和诸葛亮为什么不设史官?如果大胆推测,或许就因为关羽被害这件事是蜀汉最高统治阶层的内部绝密,绝不能公之于众。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关羽兵败荆州,刘备是故意不去救的,这一观点的
关羽被困麦城刘备为何不救?刘备大意失荆州 关羽败走麦城

  关羽的这次军事行动从开始到失败被杀持续看约半年,这期间,刘备方面并未有任何的行动。关于这个疑点,现在的主流说法是关羽方面节节胜利,战场的主动权和优势完全在蜀汉方面,然后,关羽在遭受到魏吴联军夹击时候败的太突然,从蜀中到荆州方面的消息和援军完全赶不上。这个说法也是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给的解释。然而这个说法真的正确吗?

  网络配图

  单单从表面上来说,这个说法似乎很有些道理。自古以来,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。古代通信也就是人走马行,主要是人力,但是从后面夷陵之战来看,援军大概是五日五夜才能赶到,就说关羽在樊城,消息再慢绝对不会超过一个月。要是从关羽战败的时间算起,援军果然是赶不到。但是这是军事,这是战争,关乎蜀汉命运的战争,是对隆中对这一核心方针的执行,不是一次小的军事冲突。

  蜀汉集团的核心方略就是隆中对,先占荆州为基础,再图巴蜀汉中。然后结连孙吴,一路大军从荆州出发剑指宛洛,一路大军从汉中出发进逼秦川,有此,曹魏就算有通天之能,两都被困,首尾不相顾应,更何况还有孙吴大军。

  然而现实呢,当此之时,关羽兵出荆州,连战连胜,威震华夏,半年以来,刘备方面除了派人探听,被无任何举动。这个时候正常情况下按照隆中对的约定,刘备该做些什么呢?首先,派一使臣,连接东吴,许以南方之地,令其出兵,来分担关羽方面的压力。其二。留诸葛守成都,刘备自率大兵从汉中出发,直逼关中,径取长安。

  网络配图

  这个方案是蜀汉集团的共识,然而关羽出兵半年以来,刘备在做什么,只能一句话来说,坐观成败,最后身败国灭,图为天下笑。那么到底为什么刘备没有发兵援助关羽,刘备失误了,诸葛亮为什么也没有动作?

  唯一的可能是关羽性格太跋扈,而刘备的儿子刘阿斗又太无能。刘备可能考虑到自己死后刘阿斗控制不住关羽,因此要在生前把这个问题解决掉。关羽攻打樊城是自主的军事行动,关羽在蜀国可以说是二把手的地位,刘备授予关羽自由调度军队进行军事行动的权利。既然关羽自己去攻打樊城,那么刘备就有可能顺水推舟一下。

  《三国演义》上说刘备听说关羽战死的消息后,“大叫一声,昏厥于地”,完全是罗贯中虚构出来的。史料中并没有关羽死后刘备哭之的记载,相反却记有:庞统死后,“先主痛惜,言则流涕”;法正死后,“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”。这难道不奇怪吗?

  照理说关羽是为国捐躯,英勇牺牲,刘备应该对他追封,给他谥号,但是关羽的谥号壮缪侯,是后主刘禅追封的。而法正死后,刘备当即追封他为翼侯。《三国志》中说,刘备同关羽是“寝则同床,恩若兄弟”,但关羽死后,享受的待遇还不如法正。

  网络配图

  陈寿是蜀国人,按理说应该对蜀国的情况更熟悉,但他所写《三国志》中的蜀志非常简单。这是因为魏、吴两个国家都有史官,唯独蜀国不设史官,所以陈寿写蜀志就相当困难。蜀国没有官方档案,民间传闻也不可靠,而陈寿下笔非常谨慎,不可靠的绝对不写。他出生的时候,距离关羽被害已经十多年了。

  蜀国为什么不修史呢?难道是因为缺少优秀的史官吗?绝对不是。陈寿的老师谯周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史学家。刘备和诸葛亮为什么不设史官?如果大胆推测,或许就因为关羽被害这件事是蜀汉最高统治阶层的内部绝密,绝不能公

官方首页 | 联系我们 | 留言反馈 | 订阅RSS | 幸运抽奖